时间: 2024-08-01 19:55:48 | 作者: 不锈钢滤芯
地面墙面贴瓷砖,头上吊顶装浴霸,热水器、洗手池、淋浴花洒、冲水便池一样不少,迈进王定邦家,厕所干净而整洁。
“过去,就是一块木板两块砖,三尺栅栏围四边,厕所臭气熏天,无处下脚。”回首往昔,这位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黄舣镇村民直挠头。现在,用上新式厕所的他直说,“连上厕所都成了‘讲究’事儿”。
王定邦家是近年来全国农村累计完成改厕的4000多万户中的一户。“十四五”时期,随着厕所革命走向纵深,慢慢的变多的农户将完成改水改厕,享受民生工程创新带来的便利和实惠。
日前,习对深入推动农村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十四五”时期要继续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注重因地制宜、科学引导,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坚决反对劳民伤财、搞形式摆样子,扎扎实实向前推进。
怎样从“改面子”变为“改里子”,怎样从“要我改”变为“我要改”,怎样从“小改变”中改出“大文明”?更多的思考,亟待在实践中找到答案。
十里荷塘百里香。盛夏时节,湖南衡阳县台源镇东湖寺村,湘莲沁人心脾,水面碧绿清澈。村民王名贵家屋后,一片透绿的草坪里“藏”着一个池子,上铺一块盖板。“盖板下,是去年新建的粪污过滤池。”王名贵和记者说。当地工作人员介绍,这个过滤池由沉淀池、发酵池、蓄粪池3格组成。厕所污水经过粪污沉降、厌氧消化等程序,去除和杀灭寄生虫卵等病原体,可实现对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贮存。
王名贵说,改厕以前,城里的亲属和朋友来做客,上个厕所不是带把蒲扇赶蚊子,就是点盘蚊香,想“方便一下”十分不方便。
“现在大不同了,家里厕所跟城里的一模一样。卫生又方便,变得‘有城里范儿’了。”王名贵很得意。
“在各级补贴资金支持下,村民只需花五六百元就能改建好厕所。”东湖寺村唐东北是当地厕所革命的见证者。如今,村里的污水经过沉淀,再排到附近集中处理点二次净化,可达到二类水质标准,能直接用于灌溉。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长塘镇培模村村民罗泉鑫家曾经是个“无厕户”。如厕,要跑到一百多米外的一处公厕,这件“方便一下”的事情十分不方便。在政府支持下,他家新添冲水式厕所,屋里屋外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臭味没有了,苍蝇、蚊虫也少了。
投资近800万元用于农村厕所新建及改建,这是吉州区实施厕所革命动用的“真金白银”。这些资金分别整合自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卫生健康等多部门。从过去的“撒胡椒面”到如今的“火力集中”,厕所革命有了更强的财力支撑。
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三年行动方案》的通过,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的重头戏之一的“厕所革命”逐渐上升至国家层面。
此后,厕所革命在各地渐次铺开。2019~2020年,中央财政安排144亿元,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和引导各地推动有条件的农村普及卫生厕所。中央预算内投资60亿元,支持中西部地区以县为单位推进农村厕所粪污治理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各地也真金白银投入农村厕所革命。
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68%以上。2018年以来,每年提高约5个百分点,累计改造农村户厕4000多万户。
数据背后,厕所革命成为不少市县的“一把手”工程——泸州市江阳区成立以区委书记、区长为组长的乡村振兴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制度,领导包镇干部包村、督查通报等制度,形成“月月会商、月月督查、月月通报”机制。
“我们精心组织并且开展农户改厕问题拉网式大排查体检,重点排查农村改厕台账是否规范、产品质量是不是合格、三格式无害化是否达标、后期管护是不是到位等情况,确保农村厕所革命底数清、现状明,让老百姓真正地成为厕所革命的受益人。”吉州区卫健委主任彭云霞说。
2019年夏天,甘肃平凉崇信县木林乡崖窑村群众,彻底告别了夏季蚊蝇肆虐的院外敞开式旱厕,用上无害化卫生厕所。让群众津津乐道的是,当地厕所革命推出的“一户一案”建设模式,“百姓的事让百姓自己说了算”。村民吴保学妻子下肢残疾,选择改造三格式化粪池水冲厕所,并安装了坐便器。一些群众通过你自己意愿选择双瓮式非水冲式生态卫生厕所,部分群众在自家原有的化粪池、洗澡间基础上改建了无害化卫生厕所。
厕所革命,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把好事办好”,要让群众真正参与进来。
近年来,农村厕所革命深入推动,卫生厕所不断推广普及,但建设中暴露出的问题却不容忽视——有的地方贪大求快,没有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工程建设劳民伤财;有的地方脱离实际,没有结合地理环境、天气特征情况、经济水平综合设计,改建厕所成为摆设;有的地方重建轻管,没做好供水、供电以及粪便、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新建厕所形同虚设……
“开展厕所革命,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稳扎稳打。要持续地纠治、去除厕所革命中的、官僚主义现象。”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原驻会副主任凌振国认为,要避免“一刀切”,推动厕所革命相关的政策落实、落地、落细、落好。
“推进农村改厕,至少要满足六个方面的要求。”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村能源与环保研究所所长沈玉君认为,应做好规划,将农村改厕与村镇规划相协调;选择比较适合的技术模式;做好产品设备的质量把控;施工全套工艺流程应符合有关要求和规范;做好厕所建设后端运行管理维护工作;做好粪污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建立厕所粪污的收集处理机制。
“村里整体的卫生状况都变好了。”村民付彦芬指出,农村改厕,常常与农村里的生活垃圾治理、农村污水治理、乡风文明提升等“打包”完成。“一根线”,串起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明新风尚。
钱包鼓不鼓、观念新不新,经济条件、生活小习惯,影响着农村厕所改造的进度。改水改厕,改出文明新风,根本上要靠群众参与。
为体现群众主体地位,湖南衡阳市发动群众参与农村改厕的所有的环节,让群众自己办、自己管自家事。
“厕所图纸的设计、厕具材料的采购等系列厕改工作的流程,我全程参与、监督。”湖南省衡阳县西渡镇青里村大利组村民颜国梁说,这两年,他不仅建设自家厕所,还参与了全村厕所改造,由改厕“局外人”变成“局内人”。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新乐市,一种厕所智能管护平台,受到老百姓的喜爱。厕所都接入智能管护平台,厕所化粪池满了,扫二维码或拨打电话,就有专人来处理。而在河北省晋州市桃园镇韩庄村,新建的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心,实现了无害化处理和肥料生产全封闭运行。“以厕所粪污为原料,通过微生物生化处理后,变为无害的有机水肥和粪肥用于农业生产。”河北省晋州市改厕专班主任樊建涛说,“厕所粪污和畜禽粪污合并处理,解决了厕所粪污肥力不足的难题。”
厕所革命是农村人居环境的突破口,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
在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看来,当前农村人居环境仍有两方面突出短板:一是农村厕所和污水处理滞后于垃圾治理和环境清洁;二是很多设施建起来了,但设施后续管护和高效利用还跟不上。“厕所革命是一项系统工程。”李国祥说,缺水地区建好排水管道后,怎么样才能做好污水处理还面临不少挑战。
为保障农村厕所“建好、用好、管好”,新乐市招标第三方管护服务企业,设立了农村改厕管护服务站,健全和完善了农村厕所后期服务管护体制机制。
在新乐市河北旭力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的大屏上,信息数据一目了然,工作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工作。工作人员介绍,将厕所粪污、畜禽粪污和秸秆、瓜秧等农业废弃物放入发酵罐发酵,无害化处理时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分离后,固体用来制作有机肥,液体制作液态肥。用了无害化处理技术,新乐市每年产生约35万吨农村厕所粪污可得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打通了农村厕所革命的“最后一公里”。
“改厕不仅仅只是‘改厕’,一定要‘改到位’,改到群众心坎里,不仅要改好,后期还要管护好。这样才可以让群众用得舒心安心。”樊建涛说。
在新的起点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提升五年行动。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重点要求,还是改善民生的重大工程。
厕所是文明的尺度,也是国家发展的注脚。小厕所,不仅映射着国人卫生习惯的改变,关系着美丽乡村建设的全局,也承载着更深远的意义。
“推进厕所革命,不仅要算健康账、经济账,更要算算文明账。要因地制宜、科学引导,坚持质量第一,确保改一个成一个,让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比翼齐飞,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从中受益。”李国祥说。
湖南以县为单位,在整村推进农村改厕的行政村,按照质量目标要求,因地制宜科学确定改厕模式、工程项目施工总承包方式、工程监理及运维方式,形成一整套适合本地的农村改厕规范模式并实践于第一个厕所,经过验证可行再面上推开,以首厕过关带动每厕过关,确保改一个、成一个、带一片。建成实景式“首厕过关制”培训示范点,全省培训超过20万人次,建立了一支既懂政策又懂施工的工作队伍。
甘肃充分的利用村广播室、村务宣传栏、村微信群等载体,采取张贴宣传画、播放宣传片、发放倡议书等形式,广泛宣传农村厕所革命有关政策和健康卫生知识。组织并且开展“卫生宣传进校园”“小手拉大手”“巾帼家美积分超市”积分兑换等活动,调动群众参与改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由“要我改”向“我要改”转变。
云南以县为单位,按一、二、三类县分别制定农村改厕目标,实施分档推进。以自然村为单位,分为干净整洁、提档升级、生态宜居3档,梳理问题清单、任务清单,有序推进改厕工作。以一类县为重点、兼顾二类县和三类县,连点扩面、连线成片,实施整村推进,发挥改厕整体效益。
河北省每年安排19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按照先建后补、以奖代补原则,优先保障农村厕所改造。省级按每座厕所500元标准补助,重点用于新建、改造和维修。中央支持资金重点用于后期粪污治理和长效管护,逐步建立起“省里补建设、中央补运维、市县筹一点、农民出一点、市场担一点”的筹资机制。(李慧整理)